二轻足迹 -博发娱乐

  • 用户名:  密码:  
当前位置:博发娱乐 >  > 二轻足迹

    二轻联社自1955年2月正式成立以来,历经沧桑,已度过了60多个春秋,它以自主、自立、自信、自强的顽强精神,在风浪中拼搏奋进,是一个有生命力、繁衍生息的集体经济联合组织。在这漫长历史的过程中,经历五个主要时期:

    一、组织合作化时期(1955年——1957年)。厦门市二轻集体企业联社前身是手工业。1953年9月,中央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,提出对农业、手工业、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。厦门市广大手工业者在政府的正确指引下,自愿组织起来,走合作化道路,至1957年8月,全市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,已成立生产合作社、合作小组153个,社(组)员5800多人,手工业者的资本联合、劳动联合,生产积极性很高,促进生产力发展。1957年工业总产值达800多万元,利润总额42万元。虽然生产水平低,但已初具规模,是厦门市工业基础的组成部分。

     二、重新振兴集体经济时期(1961年至1965年)。手工业合作化之后,由于受形势的影响,合作化急于向全民所有制转厂过渡,使合作组织发展受到了较大挫折。直到1961年初,中央颁布了“手工业35条”之后,厦门市政府在贯彻执行中,采取“整顿、调整、归口、归队”的行政措施,将40多家地方国营企业分别转化为合作工厂9家、合作社(组)89家,社员(职工)5200多人,重新组建手工业系统,恢复联社组织机构,加强生产经营管理与指导工作,振兴发展集体经济。1965年工业总产值达1,632万元,利润总额153万元,集体经济得到较快发展。

    三、集体经济结构大变革时期(1966年至1976年)。在十年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在创制问题上,大搞“一大二公”;在经营管理上,大搞“准国营化”,合作制的基本特征被否定,社员(职工)集资入股的股金被退还,使社员出资入股组成的集体所有制变成“共有”化。在企业组织形式上,将同行业、同类产品的企业进行调整重组,并由合作社逐步过渡到合作工厂(俗称小集体变为大集体),改变了生产资料占有关系。虽然集体企业模仿国营企业的管理模式,自身失去应有的自主经营、自负盈亏、自我积累、自我发展、自我约束的原则,集体经济灵活优势大大削弱,但广大职工在“共有”的旗下共同努力,促使集体经济继续发展。1976年工业总产值达3,340万元,利润总额375万元。

    四、集体经济较大发展时期(1978年至1995年)。国家实行改革、开放方针政策,颁布大力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,集体企业遵循“五自”原则,恢复集体经济的基本特征,加强协调服务工作,放权搞活企业。尤其是地处经济特区享有特定优势,大搞技术引进和横向经济联合,促进老企业技术改造,同时通过章程规范明确联社与集体企业资产所有权,实行一体化经营,促使集体经济进入一个发展较快的时期。1995年工业总产值达30,130万元,利润总额1,173万元。

    五、集体经济深化改革和结构性大调整时期(1996年至今)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,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了重大变化,采取针对性措施,重点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资本结构优化调整,发展混合型集体经济。坚持集体资本“有进有退”的原则,企业采取多种形式改制改造,集体资产合理流转重组,无所作为的企业有序退出,集体资产统一集中管理,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,主辅业结构趋向合理。

    时代在前进,事物在发展。现在二轻联社正在整合盘活资源,实施多元化、集团化的经营发展方针,构建联社集团化的经营模式。同时紧紧围绕“推进工业快速发展,和谐调整经济结构”这一主线,把工业发展摆在首要位置,利用拥有岛内外10多万平方米工业厂房,创新开发新兴产业和高科技项目,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。通过抓工业滚动发展来带动促进资本投资运作,构建投融资平台。坚信联社事业发展将会蒸蒸日上,相信联社明天会更好!

网站地图